呂政倚主講:中韓比較視域下的胡五峰「人性、物性」說

 

主題:中韓比較視域下的胡五峰「人性、物性」說

講者:呂政倚(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主持:沈享民(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日期:4/27(六)14:00

地點:鵝湖人文書院(中和區中正路797號3樓之2)

 

 

講題介紹:

筆者於博士論文《從中韓儒學中的「人性、物性」之辨論當代新儒家的「內在超越」說》中,從當代儒學的「內在超越」說與「人禽之辨」之爭議作為問題意識出發,並通過為韓國儒者韓元震與李柬所主題化的「人物性同異」之辯,重新檢視宋明理學中的相關論述,發掘了曾發生於張南軒與彪德美(居正)等湖湘學者間有關人物性同異問題的「天命」之辯。雖然牟宗三並不知道這個「天命」之辯。但出於對朱子理論詮釋上的一致性,他也注意到朱子於〈答張欽夫〉第10書以及信中所提到的彪德美人物性說之立場,並在《心體與性體》第2冊中以〈附論:關于朱子之論彪居正〉專節討論這封書信。不過,牟宗三之所以注意到這封書信,卻是因為朱子於此信中所透露出的「心一本論」之立場。或許是囿於當時資料的限制,牟宗三沒有提到,也似乎不知道朱子這封書信的寫作時間乃在朱子「中和舊說」時期(約乾道4年,1168年);因此,他以朱子「中和新說」後的成熟思想來討論這封信的義理與朱子對彪德美的批評。現在既然已大抵確定這封書信的繫年,則牟宗三所擔心的,即朱子學的研究者會因這封書信而誤以為朱子是「心一本論」的憂慮即可以拋開。但是他從朱子晚年「人物性同異」的定論來論彪德美的相關討論,依然具有理論上的重要意義,即此時的朱子是否可以同意彪德美「人性、物性」說?這涉及朱子晚年是否主張「太極即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筆者以為發生約於1715-1717年之間,先後師承金昌協、權尚夏的二位韓國儒者──魚有鳳(號杞園,1672-1744)與李顯益(號正菴,1678-1717),並旁涉金昌翕與韓元震的「人性、物性同異」論辯可以幫助我們深入探討這個問題。同時,這也是韓國儒學中唯一涉及胡五峰「人性、物性」說的論辯。

 

詳情請見:https://reurl.cc/qYx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