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會哲學圓桌論壇系列之十

中國哲學會 哲學圓桌論壇系列之十

【主題】儒家思想與公民社會

【時間】103 年 12 月 19 日 (週五) 下午 15:10-16:40

【地點】 台灣大學水源校區哲學系 302 會議室

【主持】 林安梧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引言】劉又銘(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講題:當代公民社會與公民宗教裡的儒家思想-荀學的觀點

               佐藤將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講題:共通善、共生思想與《荀子》禮治思想      

               蔡錦昌(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講題:公民非民-儒家之民並非公民

【合辦單位】中國哲學會、台大哲學系、華梵大學中國哲學會

 

【講鋼】

共通善、共生思想與《荀子》禮治思想

佐藤將之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儒家思想到底能不能與當代民主主義的幾項關鍵理念共存?過去與此相關的討論主要關注在《孟子》中的「一夫紂」(〈梁惠王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等主張所推論出的所謂「民本論」。不過在近二十年以來,西方漢學或比較哲學的研究當中有關儒家思想的當代意義的探討中有兩種新的觀點逐漸受到重視:(1)呼籲回歸亞理斯多德的各種「德」之內涵來重新建構可實踐之倫理規範的「德性倫理學」;以及(2)重新評估在當代社會規範當中「禮」的關鍵角色。在前者的觀點中,余紀元、沈美華(May Sim)等學者已出版了亞理斯多德「德性論」與《論語》思想的比較研究。在後者的,努力推動所謂「波斯頓儒學」(Boston Confucianism)的南山(Robert Neville)的研究當中,「禮」就被視為非常重要的比較哲學之資源。除此之外,在過去十年中,「共生」一詞在日本的政府機構、工商界以及學術界中均成為構想未來世界和平及永續社會持續之際的關鍵詞。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哲學領域中,與亞里斯多德的德性倫理學核心價值的「公共善」(common good)或共生思想所強調的「互相生命關懷」相關的論述,在《荀子》中含有非常豐富的探討。藉由《荀子》禮治思想中與「公共善」和「共生」概念可以互相交流的思想成分之探討,我們也許可以從中獲得探索儒家思想對未來亞洲社會公民意識培養之角色和課題的思考材料。

 

公民非民──儒家之民並非公民

蔡錦昌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1. 儒家之「民」,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天非虐,唯民自速辜」(《書‧酒誥》);「人有是(禮),士君子也;外是,民也」《荀子‧禮論》;「民者,瞑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的「不曉禮義、蒙昧無知」

之「民」。

2.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大雅‧蕩之什‧烝民》;《孟子‧告子上》);「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書‧泰誓》;《孟子‧萬章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此非「主權在民」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之意,而是「君人者當善牧民而得民心」之意。「以民為本」並非「以民為主」。

3. 民身上的「則」與「彝」,並非一種「原則」、「原理」(principle or law),而是「陰陽往復之韻律分寸」,高明者因事制宜而拿捏得當,低俗者則只會照本宣科,行禮如儀,依樣畫葫蘆。

4. 西方古代的「人民」(demos, pouplus)和近代的「民間人士」(civilian)或「公民」(citizen)都是人心中有原理原則而可為權力來源或合法基礎者。不管這些原理原則是天生本有的還是後天形成的,總之都如神靈附體一樣佔據人心,主宰人的思想行為。

5. 近日好講的所謂「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之「公民」,是指「行徑不粗野」的城裡人,或說「文明人」。他們喜歡爭論觀念之是非和追求人道的理想。而那些所爭論的觀念和所追求的理想則全是「人為的完美想法」。

6. 想兩全其美,魚與熊掌兼得,勉強將儒家的想法嫁接到現代西方的想法去(西體中用),只是個一廂情願的如意算盤。反方向做(中體西用)或許比較好。